betway必威体育

图片
首 页 | 市场原料 | 统计集群 | 纺纱织造 | 品牌推荐 | 人力资源 | 标准与检测 | 非棉与展览 | 节能环保 | 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纺纱织造->重要活动
孙瑞哲:同心协力只争朝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孙瑞哲

2020 年 1 月 10 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2020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达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站在历史的关键时点,回看刚刚过去的2019年,来路不易。有一种“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觉。
  2019年是经贸关系晦暗不明的一年。中美贸易冲突陡然升级,几经反复;英国脱欧拖延不决;WTO等多边贸易体制遭遇危机。不确定性给投资和供应链造成了实际伤害。
  2019年是世界经济承压下行的一年。IMF年内4次调降全球经济增速;全球90%的经济体增速慢于2018年;新兴经济体脆弱性增强,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放缓。
  2019年是企业风险集中暴露的一年。P2P经历清退;包商银行、恒丰银行、锦州银行等接连暴雷;境内企业违约规模达到1300亿元人民币,打破了2018年的纪录。
  在这一年里,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来自内外环境的压力。但我们的产业在承压发展,在“稳增长、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中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2019年以来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面对市场需求不足与贸易风险提升的压力,行业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转变方式、优化结构、转换动力,实现了相对平稳发展。

(一)国内外市场压力不减,市场结构持续调整

    2019年以来,betway必威体育纺织服装内销增速较2018年明显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1月,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长3%,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5.1个百分点,低于同期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增速0.7个百分点。网上零售仍保持较好增长势头,但自6月以来有逐月放缓迹象。1—11月,全国网上穿着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6.5%,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4.7个百分点。面对压力,行业深挖内需潜力,提升供给能力,布局下沉市场和细分市场;“直播带货”等零售新模式取得了很好成效。以李宁、波司登为代表的“国牌”快速崛起,市场认可度显著提升。

    就出口而言,据中国海关数据,1—11月,betway必威体育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为2551.9亿美元,同比减少2.3%,占全国出口额的11.29%。行业净创汇2318.68亿美元,占全国的61.41%。出口产品结构持续调整。1—11月,纺织品出口额1156.9亿美元,同比增长0.5%,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5.3%;服装出口金额为1395亿美元,同比减少4.5%,占全行业出口总额的54.7%。从量价关系上看,呈“量价齐跌”态势。1—11月,纺织品服装出口价格同比下降1.9%,出口数量同比减少0.4%。贸易摩擦常态化下,应对压力,企业积极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多元化拓展国际市场。1—11月,betway必威体育对美国、日本和欧盟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同比分别减少5.7%、5.2%和5.2%;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和非洲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2.1%、1.3%和5.5%,合计出口额已达到全行业出口额的56.5%。纺织行业对新兴市场出口表现好于传统市场。

(二)生产保持低速增长,行业展现强大韧性

  2019年以来,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保持低速增长,进入11月增速呈现回升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1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11月当月增速为2.8%,是2019年下半年以来最高单月增速。产业链各环节中,化纤和长丝织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8%和15.9%,明显高于上年同期增速4.2和7.9个百分点。终端环节承压较大,1—11月产业用及服装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1%及1%,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放缓1.3和3.5个百分点;家纺行业增加值甚至呈现负增长,1—11月增加值同比下降1%,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4.8个百分点。2019年以来,受订单下滑和纺织产业链投资周期性调整等因素影响,纺机行业增加值增速持续走低,1—11月同比减少7.2%,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放缓17.9个百分点。

(三)投资表现持续低迷,投资外部环境有望改善

  2019年以来,受市场需求和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纺织行业投资意愿低迷,投资增长降幅自6月以来逐步加深。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1月,betway必威体育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7.3%,较前三季度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纺织业同比下降8.7%;服装业同比下降1.3%;化学纤维制造业同比下降18%。行业区域布局持续调整,中部地区增势较好,其中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实现全产业链正增长。安徽、湖北、湖南化纤业分别大幅增长93.7%、44.2%、123.5%。未来,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通畅,行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将进一步化解,行业中长期融资将有望增加。投资外部环境有望改善。

(四)运行质效有所波动,行业面临艰巨考验

  2019年1—11月,全国3.4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4493.5亿元,同比增长0.04%,较上年同期放缓4个百分点,在规上工业中占比为4.68%;实现利润总额1926.1亿元,同比减少8.6%,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6.5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的3.43%;亏损企业亏损额达277.1亿元,同比增加45.2%。

  运行效率有波动。1—11月,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3%,低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企业盈利能力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产成品库存周转率为14.3次/年,较上年同期下降0.4%,库存压力较上年有所增加;总资产周转率为1.2次/年,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三费比例为6.8%,较上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企业管理压力有所提升。

  总体看,过去一年里,纺织行业在压力之下依然体现了担当,在波动中实现了“稳增长、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行业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要求,深入开展产业扶贫,加快绿色制造技术的创新与产业化应用,为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出了重要贡献。行业积极开拓多元市场,在稳外贸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目前,中国纺织工业绝大多数指标均已达到甚至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规划的纺织强国目标已基本实现。

二、2019年中纺联开展的主要工作

  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中纺联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落实“科技、时尚、绿色”的产业新定位,稳步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党建和机构建设,保障行业正确发展方向

  党建工作走向深入。2019年,中纺联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主题教育读书班、延安主题党日培训等活动。认真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座谈会等活动,检视问题,明晰方向。根据国资委巡视组有关要求,上报整改问题清单、整改工作台账等,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规范领导干部行为,深化推进整改落实。完成中纺联党委、工会、团委及有关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为行业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新中国成立70年行业成就宣传工作取得很好成效,开展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与祖国同行》大型主题摄影展等活动。举办了两期党务工作者培训班。扎实细致的党建工作使党对行业的领导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

  机构建设成效显著。高效的组织是提升行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中纺联根据建设新时代行业协会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制度上,各项规章制度愈加规范,“人、财、物、事”之间的关系逐渐理顺,制定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案》等文件;管理上,进一步明晰联合会内部及各成员单位间的关系,建立了较为合理的职能安排与有序的合作机制;再次修订完善了《中纺联及管理、代管单位机构设置和干部管理办法》;调整了党委办公室,成立了中纺联纪委办公室;人事管理、物业管理、文件档案管理等工作不断优化。

(二)坚持创新引领,切实提升产业基础能力

  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完善顶层规划。开展“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面向2035年材料领域科技发展战略专题研究”、“制造业绿色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创建与发展,2019年共认定行业重点实验室26家,纺织技术创新中心13家;成功推动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国家印染技术创新中心等的建设;筹建中国服装科技创新研究院。强化科技合作交流。围绕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举办了“纺织之光”重点科技成果推广会、第15届亚洲纺织会议暨第九届中国纺织学术年会等会议和论坛。标准工作取得新突破。2019年中纺联下达了国家标准计划30项,行业标准计划102项,团体标准计划52项;成立工程建设、植物染2个标准工作组,组建ISO/TC221国内技术对口工作组,设立首批标准验证实验室6家,组建全国化学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打开了局面。举行了中国时尚产业知识产权大会暨中国时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启动仪式;开展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课题申报与研究等工作。科技奖励工作不断完善,评选工作的示范引领效应不断增强。协会积极推荐行业优秀案例参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等。2019年,有2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纺织之光”基金会在推进行业科技创新、应用基础研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等方面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提升产业时尚创新能力。研究发布色彩、纤维、纱线、面料、服装、家纺等流行趋势,引导产品开发。利用AI技术完成了20/21秋冬色彩趋势分析报告等。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中国时尚大会、SIUF2019中国内衣文化周等活动的专业性不断提升。通过时装发布、专业大赛、时尚论坛、新闻发布、商贸对接、创意展演等内容创新,活动的影响力持续提升。推动时尚资源与区域的对接。辅料流行趋势、童装面料及服装流行趋势分别首次在石狮和虎门发布;柯桥中国女装面料流行趋势研究院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时尚要素;“城市之光”时尚名城造星计划有效带动了产城融合发展。行业制造品牌、消费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协同推进。成立了中国品牌布艺联盟;举办了2019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大会、中国品牌日纺织服装行业系列活动等;启动了服装家纺区域品牌试点、工信部创意园区评审等工作。推动纺织工业文化发展。开展“工业文化助推纺织行业发展路径研究”、“纺织服装行业工业设计国际合作现状及路径研究”等部委委托课题研究;指导“绿地·遂宁1958文创产业项目”建设,保护利用纺织工业遗产;启动了《基于当代中华文化的着装指南》团体标准项目的立项工作。纺织非遗工作不断深化。走访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等地,开展纺织非遗技艺与创新创业调研;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2019非遗展、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汉服与国学文化发展联盟大会暨汉服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组织纺织非遗服饰秀和相关展览;发布了《2018/2019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

  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引导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的创建工作。截至2019年11月底,纺织行业有89种绿色设计产品、69家绿色工厂、6家绿色供应链企业被工信部列入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名单。举办多场“纺织之光”节能减排与环保类关键技术的推广活动。制定了一批节能低碳、节水、绿色制造、节能低碳等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绿色纤维”认证相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开展了《中国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推荐目录》的征集推广工作,启动《纺织行业生产过程中有害化学物质限制清单》研究。发布《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完成《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化学纤维制造业》、《印染行业绿色发展技术指南》、《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毛精纺产品》、《节水型企业 化纤长丝织造行业》等编制工作。2019年,中纺联将升级版“旧衣零抛弃”产业链行动引入上海,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废旧纺织品资源化利用公共服务平台试点并召开研讨会;开展“中国纺织循环经济调研”,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试点示范建设工作;“纺织生态文明万里行”首次走进河南、河北。推动行业化学品、碳、水和循环再利用管理平台建设,并走进企业进行了培训与推广。碳管理创新2020项目升级为时尚气候创新2030项目,制定了纺织行业气候管理目标和路线图,发起了“时尚气候创新专项基金”;在第2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发出行业声音。

 引导提升产品开发能力。中纺联持续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从色彩、纤维、面料到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的产品开发服务体系。扩大推荐与培育工作。开展了2019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推荐、中纺联产品开发贡献奖评选、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培育和推广等工作。开展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和质量信得过班组的推荐评选工作,继续开展全国质量标杆遴选和经验交流活动。举办了2019年中国纺织创新年会·设计峰会、“Woolmark Studio 3.0暨羊毛创新峰会”、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趋势联盟产品开发企划时尚万里行等活动,增进了行业产品开发领域的交流与协同。

  优化人才支撑体系。引导行业教育发展。发挥教指委和行指委的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作用;完成了7个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和中纺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期检查;持续推进纺织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及评选表彰等工作。按照国家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融合多方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立纺织服装虚拟仿真专家委员会,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纺织服装实验教学项目深度融合。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成立中国针织技术教育创新中心、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纺织行业学院。强化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成立国际纺织服装职教联盟。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职业技能标准化工作有序推进。开办纺织复合人才培养工程高级培训班、首届纺织服装行业新媒体传播培训班、色彩搭配专业技能培训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首届全纺篮球联赛,推进纺织产业链人才交流。组织了2019院士候选人推选、中国科协人才评选、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2019年,朱美芳教授、陈文兴教授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开展劳模、工匠先进事迹报告暨绝招绝活现场传帮交流、全国优秀纺织企业家评定等活动;召开“发扬梦桃精神,争做新时代的最美奋斗者”——传达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赵梦桃小组的亲切勉励会议。

(三)深化协同,产业链协同水平不断提升

 两化融合工作卓有成效。中纺联通过制定规划、构建体系、培育试点,系统推进产业两化融合工作。2019年共认定16家纺织行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和12家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优秀集成商。配合工信部完成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重点任务揭榜》的推荐工作。完成了《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建设发展白皮书(2019)》、《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十四五”发展规划》等编写工作。开展了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培育工作,推动了常州市天宁区、绍兴市柯桥区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建设。举办了2019中国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大会、2019中国纺织工业智能制造大会、首届中国纺织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首届“大唐杯”国际袜业机械装备大赛等。通过中国服装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联盟等组织,凝聚共识、推动行业企业智能制造发展。

 产融合作工作加快发展。围绕《纺织行业产融合作三年行动计划》,行业建立完善了纺织产融合作重点企业数据库。2019年成功推动苏州龙杰、中简科技、江苏盛虹三家企业上市,并组织协调6家企业上报上市材料,评选出24家重点培育拟上市企业。举办2019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责任发展暨产融合作年会。中纺联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沟通,将“循环经济”、“纤维新材料”、“军民融合”等纳入科创板支持领域。发布《2018年度纺织服装行业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8年度沪深两市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运营发展综合测评评估前十强”等。

  军民融合工作持续深化。加强中国纺织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的制度建设与职能完善,通过机构调整和平台建设,强化与军方沟通对接。完成了纺织军民两用产品和技术目录的征集和发布工作。启动《中国纺织行业军民融合发展指导意见》的编写工作;参与工程院“betway必威体育纺织业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研究”重点咨询项目;发布《2019纺织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目录》、《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纤维新材料与产品推荐目录(2019年度)》。完成《纺织领域通用材料与制品军用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第五版国家军用标准体系》纺织领域标准体系研究报告。设立中国纺织军民两用技术·东方时尚创新发展基金;举办2019年军民两用纤维新材料研发与应用发展论坛、首届“军服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成功召开2019中国纺织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大会。

  供应链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以纺织产品开发基地、时尚工园等平台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对接活动,促进供应链上大中小企业交流合作。举办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中国化纤长丝织造供应链发展研讨会、第三届中国服装定制高峰论坛、首届功能性纤维联盟深度融合发展论坛等活动,对接各方资源,促进协同发展。完善行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协助工信部开展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审核工作,11家纺织企业获此称号;开展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培育入库工作,目前有近100家中小微企业入库;完成4家“2019年度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申报工作。
  社会责任建设取得突破。经过多年发展,中纺联社会责任工作正得到全球同行和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与关注。开展“全国纺织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等,推动新时代纺织劳动关系建设。积极推动企业性别平等。完成“在海外投资企业建设性别敏感的企业制度”项目核心工具之一“雇主工具包”的开发;“中资企业海外社会责任与女性领导力”等项目进入实施阶段。与OECD合作开展“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供应链尽责管理”研究项目;与国际劳工组织等就支持海外社会责任推广达成多项合作。2019年4月在越南发布了中国首个基于投资生命周期的海外负责任投资指引。

(四)引导生产力合理布局,产业区域格局持续优化

  产业集群工作打开新局面。2019年,完成第四次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复查工作,最终确定204个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启动世界级产业集群先行区试点共建工作,制定推进“世界级纺织产业集群先行区”建设工作管理办法。截至目前,中纺联已经与福建省石狮市,浙江省湖州织里镇、海宁许村镇、绍兴柯桥区、桐乡濮院镇、诸暨大唐镇,山东青岛即墨区、滨州市,江苏苏州常熟市、南通海门工业园区,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虎门镇等11个产业集群地确立共建合作。在无锡建立中国服装物联生态联盟展示空间,打造中国服装物联产业集群。举办山东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与中纺联立体对接会、首届“中国(虎门)纺织面辅料交易会”等活动,为产业集群提供更有针对性服务。服装协会与苏宁集团合作建立直播平台,形成为产业集群集中服务的新手段。编制完成《2019年度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报告》、《濮院时尚产业升级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等。

    产业转移工作取得新进展。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区域战略,中纺联积极推动打造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区域产业新格局。引导东部地区产业高端化发展,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产业差异化发展。成立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大力推动区域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编制《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本)纺织工业解读》、《云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建议》等;开展“纺织产业区域发展潜力评价体系研究”研究;承接江西赣州、云南德宏州和荆州市沙市区等纺织产业发展规划;举办首届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传媒大会暨于都产业转移升级对接会、2019产业合作专题活动——走进辽宁朝阳暨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区域合作发展大会等。协助工信部betway必威体育产业合作对接专题活动——走进新疆(包括自治区和兵团)、江西赣州两场活动;组织召开2019产业合作专题活动——走进辽宁朝阳暨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区域合作发展大会;召开2019中国坯布纺织新材料展;举办了首届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传媒大会暨于都产业转移升级对接会等。在中纺联扶贫委员会牵头组织下,不断探索建立纺织产业扶贫的新模式,有效推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有序承接转移产能。
  产业“走出去”进入新阶段。中纺联立足产业长期健康发展,帮助行业企业充分了解和利用好国际市场,科学引导产业走出去。围绕重点国家和区域,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开展调研工作,促进区域合作和交流。深入开展澜湄合作项目。成功申请了澜湄合作专项基金,建立澜湄流域纺织服装产能合作对话机制,开办澜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高级研修班。举办“一带一路”投资推介会之埃及和东盟纺织产业园的专场活动,为中国企业健康“走出去”做好行业服务。

(五)激发市场潜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助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2019年,中纺联成功举办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等12个境内展会,展出规模885262平方米,展商13687家,专业观众485589人,展会的规模、质量、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引导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开展了专业市场运营管理培训、专业市场纺织服装产业平台经济试点等工作。引导、规范行业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的建设;充分发挥中国纺织服装电子商务联盟等平台作用,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云信息化服务,推动中国纺织服装电子商务示范试点工作。
  助力开拓国际市场。2019年,成功举办美国纽约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等12个海外展会,展出净面积21928平方米,展商1985家。组织1817家企业参加16个境外展,其中包括新增的尼日利亚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斯里兰卡国际纱线及面料展览会以及纺机展开辟的6个出展项目,展出净面积26420平方米。以南非展展中展的创新形式,承接了广东(南非)商品展和浙江国际贸易(南非)展。通过打造全球高品质专业化的展会平台,带动企业打开国际市场。举办2019中国纺织业“一带一路”大会、第二届世界布商大会、中意时尚峰会等活动。参加了国际纺联年会、国际纺联纺织机械研讨会、第九届中日韩纤维产业合作会议等国际会议。

(六)把脉行业发展,推进产业调研、统计与研究工作
  调研工作持续深化。开展了春季大调研,全方位摸底行业现状。调研后,向多地政府有针对性地提出产业发展建议,得到了良好反馈。各专业协会日常工作中也加大调研力度,围绕原料、技术、品牌等各类专题,深入重点企业和产业集群。相关工作有力引导了行业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平稳发展。以棉纺协会为例,2019年先后赴近700家企业及产业集群调研,形成60余篇小组调研报告。
  统计工作不断完善。2019年完成了统计中心与产业经济研究院的人员与工作整合,数据制度工作进一步完善。协会持续监测采集重点数据信息,定期开展企业景气调查、产业集群统计调查分析,发布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景气指数。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有序开展,为新形势下政府决策、企业运营、产业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创新统计工具,开发建设了中纺指数云平台,实现了各指数底层数据的互联互通。各专业协会针对行业特点,将各自领域数据统计工作做得更细更实。
  专题研究深入开展。2019年,联合会围绕贸易摩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文化、减税降费、绿色发展等议题开展研究。形成《纺织行业推动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十四五”纺织工业发展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纺织国际供应链建设和跨国纺织集团发展路径研究》、《“一带一路”重点国家纺织行业发展经验及有关政策研究》、《纺织行业产业转移与区域合作》、《2019年纺织工业投资方向研究》、《纺织行业水环境承载力分析和评估——以长江经济带为例》等成果。行业研究成果通过各种渠道传递至国家相关部门,成为国家产业政策制度的重要来源和有力支撑。
  感谢大家恪尽职责、辛勤工作和努力付出,通过行业工作有效开展,促进了行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三、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国内经济“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2019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需求更加迫切。但整体上,中国“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对此,我们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做好准备。
 (一)世界经济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行业要适应变局与调整
 1、发展逻辑由“竞争”向“共生”转变。全球价值链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织形式,超过2/3的世界贸易通过全球价值链产生,价值链合作的深入发展使得产业分工不断细化。在全球价值链的框架下,各经济体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演进,产业合作与共生成为常态。中国纺织工业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在传统贸易和全球价值链网络中的枢纽作用日益凸显。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产业的资源束缚,市场和企业之间深度连通,产业效率的获得从内部延展到了外部。构建具有系统效率的“共生空间”,实现协同价值成为关键。但不可回避的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产业格局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仍有市场。中美贸易谈判第一阶段文本协议虽已达成,但长期来看不可控、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准备。

2、发展重心由发达经济体向新兴经济体迁移。技术的除旧布新重塑着区域间的比较优势。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正在群体性崛起。而纺织服装产业主要分布在这些区域。地区的繁荣与活跃与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正反馈。以埃塞俄比亚为例,自2009年以来,GDP增长了146.7%,是过去十年增长最快的经济体。纺织服装产业在其中功不可没。越南、孟加拉等经济体的快速崛起,更使得产业分工格局和贸易格局发生改变。中国纺织工业需要抓住这样的趋势变化,加快对产品结构、产能结构、贸易结构调整。但同时也要注意防范部分新兴市场的潜在风险。世界银行最新报告显示,新兴市场的债务与GDP之比达到170%,比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更加脆弱。

3、贸易合作由全球化向区域化聚焦。全球货物贸易的区域内交易占比正持续上升,区域化已成为全球化的新特征。目前在WTO已经生效的区域性自贸协定有481项。区域性协定对规则的简化与统一,能促进区域内资源的流动,降低交易成本与风险。以今年将达成的RCEP为例,货物贸易开放水平达到了90%以上。协议内容不仅涵盖货物贸易,也包括投资准入、电子商务等现代内容。2018年,RCEP国家和地区占到中国纺织品服装对世界出口总额的26.5%和进口总额的42.1%。协定如果成功签署,将强化区域内的产业合作,重新塑造供应链关系。2019年12月24日举行的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也揭开了中日韩深化合作的新可能。需要客观看待的是,受地缘政治、大国博弈、历史问题、经贸关系等影响,区域合作关系尚不稳定。我们要予以高度关注。

(二)betway必威体育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行业要增强韧性和信心

1、韧性和信心来自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经过多年探索,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内容不断完善,优势充分发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升至新的高度。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市场协调的边界更加清新,职能将更加协调、科学。国家正在持续营造竞争中性的市场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实体经济发展。2019年12月22日出台了《中共betway必威体育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极大鼓舞了市场和民营企业信心。《意见》中“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体系”、“支持民营企业进入油气勘探开发、炼化和销售领域”等内容给行业带来重大利好。2020年1月6日起,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2019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证券法》。全面体现注册制理念,强调市场化原则,淡化行政管制。不断深化的市场化改革,必将进一步被激发企业活力。随着中国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事特办会越来越少,平衡普惠将越来越多。企业的管理活动、经营活动将更加有章可循。同时新经济一些业态的野蛮生长、个人信息“裸奔”等灰色地带将逐渐消失。企业需要及时调整经营模式,以适应更加法制化、明朗化的市场环境。

2、韧性和信心来自完备的经济体系和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中国整个经济体系的现代化进程正在加快。作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庞大的工业体系和供应链系统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巨大舞台。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不断发展完善,为产业核心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从产业自身看,中国纺织工业已经形成了全球最大最完备的产业体系,纤维加工总量占世界一半以上,成功实现了“衣被天下”。行业的科技创新已经从“跟跑”进入“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阶段。行业在材料方面,常规纤维已处世界领先地位,高性能、高功能性纤维实现了从量到质的转变;在装备方面,纺织装备的智能化、服务化和绿色化水平大幅提高,整体水平和制造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纺织工业已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全产业链闭环创新能力的工业部门。体系化的创新优势使得中国纺织工业正日渐成为全球纺织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

3、韧性和信心来自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国人民生活品质和消费能力在不断提升。2019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将首次突破40万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将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betway必威体育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升级成为趋势。随着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精准扶贫进程的不断深化,下沉市场的潜力也在释放。同时,中国消费者的网上习惯培养已经完成。截至2019年11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7.6万亿元,同比增长19.7%。2012—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占外贸出口比重从2.2%上升至7.7%,女装、服饰配件是最畅销的品类。消费升级、下沉市场的兴起、网络市场的成熟、国际市场的延展正共同塑造着新时期行业发展的市场机遇。

(三)顺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把握行业发展的方向和风口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变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成为2020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行业发展正迎来新的风口。

    一是数字经济。2019年betway必威体育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当前,经济社会正加快构建在信息基础设施之上,生产和生活方式、创新和发展范式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变。行业工作需要把握机遇,顺应潮流,在数字经济框架下,努力实现智能制造、互联制造、定制制造、绿色制造。生产方式转型成功与否将决定未来是否能占据制高点。要关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拥有改变整个产业链潜力的平台技术,尊重技术发展规律,保持积极稳妥、理性务实的态度。

    二是集群经济。集群化发展是纺织服装产业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的关键动力系统对于打造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12月1日中共betway必威体育、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围绕新材料、纺织服装等十大领域“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集聚区”。betway必威体育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要“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集群发展正迎来历史性机遇。

    三是普惠经济。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节点,发展的“普惠性、可持续性”将成为社会评价产业、考核企业的重要指标。这种评价将通过政策法规、供应链机制、消费选择、资本估值等方式产生作用,围绕社会责任建设推进企业发展将大有可为。betway必威体育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政策、资金重点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落实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措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行业要与此做好对接。

    四是硬核经济。技术封装化、模块化、融合化的趋势,使得技术鸿沟正在加大。中美贸易冲突的发生,使更多人深刻感受到“科技脱钩”的风险和不掌握核心技术的被动。如果不能跟上科技潮流,未来将被锁定在创新链低端。betway必威体育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加强硬核创新,减少卡脖子项目,实现自主可控,是行业未来的方向。

四、下阶段中纺联计划开展的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行业工作具有特殊意义。时代变局中最大的危险不是变化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面向未来,要适应充满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的发展环境,要适应技术更迭、企业创新、需求调整的时代节拍,要适应新形势下各种产业服务平台的大量涌现的现实压力与“再中介化”的潮流,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今年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个议题就是确定促进制造业稳增长的措施,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盘。我们要贯彻betway必威体育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下一步行业工作必须强化系统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找准重心与平衡,把握节奏与力度,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一)强化机构内部建设

    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巡视整改落实,中纺联党委做出了部署。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明确要求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组织原则,加强制度规范,完善工作程序,淡化个人意志,维护集体利益,强化大局意识,抓实事抓落实。

    下一步,机构建设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化大局意识和政治意识,打造服务型组织。行业协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协会要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行动上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站在社会生产力的高度认识行业工作;坚持“一盘棋”的思维,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多做国家、行业、企业需要的事,多做受人尊重、群众期待的事,多做有利于行业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的事。不断深化服务意识,拓宽产业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和结构建设,打造共生型组织。组织效率不只来自分工,更来自协同。我们要尽快形成“高渗透”、“强链接”的能力,实现组织内、组织间、组织和环境的资源协同与价值共生。要学习借鉴“中台模式”,探索将通用的资源能力进行“封装”,开放“接口”,实现共赢。打造“中台”,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比较资源优势,不断提升业务的模块化、专业化、差异化程度,实现能力的动态沉淀和综合提升,“共同造车”而不是“重复造轮”。打造“后台”,进一步理顺机制,统筹好“人、财、物、事”,形成资源支撑和管理保障。打造“前台”,提升执行力,通过促扁平,增柔性提升服务的灵活度和敏捷性,使服务更有实效、更接地气。

    三是锻造专业能力和人才队伍,打造成长型组织。成长是第一性的。行业组织如果不能和时代、产业一起成长,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要不断提升服务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不能只是借人以一时之力,更要给人以长久之势。要不断深化对产业问题的理解,丰富解决问题的方法,持续创造真实价值。要深入创新,切实推动具体工作与新战略、新政策、新精神的对接;切实加强对新模式、新技术、新理念的理解与落地。要克服知识、能力的老化、固化,打造学习型、赋能型组织。做好“育人、用人、树人”工作,平衡好积累与发展、传承与创新、内生与外延的关系。尊重人才的流动与发展规律,提升对优秀人才、年轻人才的吸引力和培养力度,构建多梯度、多元化、开放性的人才体系。
(二)扎实推进行业工作
  2020年行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对今后行业中长期发展做出分析研判和提出导向,启动编制《2021-2025纺织工业发展指导意见》,同时启动各主要专业领域发展指导纲要,开展编制重点工作领域中长期发展规划,如:科技进步、产融合作、军民融合、两化融合等,配合地方政府、产业园区管委会、骨干企业编制发展规划等。
1、强化愿景,讲好纺织行业的真实故事
  人们对一个产业愿景的认同度深刻影响着这个产业所能融汇的资源和未来的发展空间。行业需要创造激动人心的愿景并赋予其意义。
  从战略高度、历史维度讲好行业故事。要将行业发展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相对接,同更好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相对接。要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不断突破“卡脖子”环节,不断提升产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要协调,通过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更好地服务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助推城乡、区域、产业协调发展;要绿色,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建设,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要开放,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要共享,将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等相结合,稳定促进就业,保障改善民生,使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用科学、理性、客观的方式讲好行业故事。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深化行业统计工作。规范数据工作,加强联合会内部数据管理工作规范;拓宽统计数据采集渠道,提高数据服务工作效率,做好企业、集群、专业市场的监测跟踪工作,提升行业统计分析的精度、深度和广度。推进行业调研工作。将调研工作与各单位的行业服务深度融合,深入重点企业、产业集群、专业市场、科研院所,有组织、有针对、有重点地摸排行业发展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开展具有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的产业研究工作。做好顶层引导,研究纺织行业及各分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关注中美贸易摩擦进展和纺织行业国际产能布局问题,及时研判对行业的影响;持续关注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密切关注化纤“微塑料”、织造产业中西部布局和产业扶贫等问题,开展贸易摩擦常态化研究等。
   要以更多视角、更多形式讲好行业故事。做好宣传和引导,让社会正确认识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和在国家战略中的作用。强化会刊和行业媒体的能力建设与资源支持。不断拓展工作思路,提升报道质量,不断强化行业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加快融媒体建设,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加强与人民日报、央视等国家主流媒体的合作,强化对行业的重要事件、重大活动的宣传。
  2、创新引领,夯实纺织行业的基础能力
  推进科技创新。加强顶层规划。组织开展“纺织工业‘十四五’科技进步纲要”的编制工作。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强化对行业自主创新的服务能力和支持力度。聚焦战略性产业相关领域发展。推动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发展和国家印染技术创新中心落地,推动新型纤维、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转化。提升科技服务质量。加快行业创新体系建设,认定一批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创新发展技术推广模式。开展技术创新评选工作,开展相关咨询项目。加强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评选推荐专利奖,召开知识产权工作交流会。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做好向中国科协推荐科技人才、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项目等工作,完善行业科技成果奖励工作。推进标准工作。完善行业标准的工作机制与体系建设,完成《纺织服装领域标准体系精简优化》项目研究工作,编制2020年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
  推进时尚创新。围绕树立文化自信,以“大师、大牌、大事”为抓手,加快形成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时代特征的时尚生态。着力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加快培育制造品牌、消费品牌和区域品牌;加强品牌建设基础研究力度,开展品牌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研究发布全产业链流行趋势,推动流行趋势研究更加系统化与协同化,引导企业产品创新与集群时尚转型;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趋势研究分析的结合。做优做强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等活动;继续推进与国际时尚产业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全球时尚话语权。加强设计人才培养,整合更多资源服务年轻、新锐、有时尚转化能力的独立设计师。以工业文化助推产业发展,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在当代的创新运用,组织编制《基于当代中华服饰文化的着装指南》团体标准。深化非遗项目调研,做好非遗大会、展览、秀演等系列活动,在保护与传承中,推进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化和市场化发展。关注潮流文化和生活方式,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进运动休闲等纺织服装产品发展。
   推进可持续发展。强化行业组织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深化行业人本责任、环境责任、市场责任建设,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标准化和企业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落实各专业领域可持续发展路线图;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和区域社会责任报告的基础上,深化细分行业如纤维素纤维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继续推动节能低碳、绿色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引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清洁生产。积极推进绿色纤维的认证,加大绿色纤维标志的宣传推广工作;编制纺织行业绿色技术目录,持续推动绿色制造技术的筛选、示范与推广。推进绿色关键技术的应用与转化;发展行业循环经济,进一步开展生态文明万里行、善水行动在纺织、旧衣零抛弃活动,组织举办中国时尚循环大会,持续跟踪和推进废旧军服回收再利用项目。
  3、平衡内外市场,打开纺织行业的发展空间
  平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要充分关注转移产业对经济、社会、生态的影响,平衡好本地发展、区域转移与国际产业转移三者之间的关系,防止产业空心化。
  激发有效需求,助力强大国内市场的形成。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潜力,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做强做优展会。调整展会结构,加速展会市场细分,打造全产业链、国际化品牌展会,开拓大湾区市场和中西部地区展会市场。深化对电子商务与专业市场的跟踪、培育与研究工作,促进行业电子商务发展,引导专业市场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完成《关于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线上线下融合的指导意见》,完成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服务系统一期建设。继续推进行业质量管理,组织质量管理小组和质量信得过班组培训工作。深化产品相关标准的研制、修订与推广工作。引导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适应消费升级。开拓新市场,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工作。健全工作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加强对接服务,继续做好betway必威体育纺织业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咨询项目研究,不断拓展行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引导产业有序转移,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社会需要等因素,以产业转移带动投资,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寻求市场新空间。引导和支持企业、集群加大装备升级和技改投入,加大新旧动能转换的相关投资。
  科学引导贸易和投资,构建产业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产业国际合作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为产业链提升开辟广阔空间。做好形势研判,为企业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的风险挑战提供有力支持。开展《新形势下纺织服装行业“走出去”重大问题研究》、“纺织行业国际化发展和贸易形势分析”等研究,继续跟踪研究中美经贸摩擦等课题。推动行业对外贸易稳中提质,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不断提升国际展会的专业性与影响力,丰富展会产品类别、细化展品分区,加强展会模式创新和内容创新。巩固传统国际展会市场,开拓新兴市场,进一步优化展会国际布局。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国际展会或活动,以产品带动更多品牌走出去。在米兰举办中意时尚峰会;在日本大阪举办第十届日中韩纤维产业合作会议;组织“一带一路”投资考察活动,举办2020年“澜湄六国纺织服装产业对话”年度会议。推进行业企业海外社会责任建设,继续与国际组织、品牌企业合作开展多领域专题研究。
4、集约化发展,融汇纺织行业的磅礴力量
  行业要以更高质量、更高效率建立全球比较优势,探索整合社会资源和举全行业之力,把集中力量办大事、超大规模的产业与市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三种优势充分结合起来,推进集约化发展。
  发展平台经济。引导企业、区域、行业各类平台的建设,充分发挥平台的资源集聚和整合作用,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不断丰富强化行业技术创新联盟、产品创新联盟、绿色发展联盟、职教联盟、协同创新联合体等组织的服务。推进全产业链趋势发布、产品开发协同和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围绕创意设计、质量管理、产融合作、两化融合等领域,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助力行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完成首批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培育入库工作。逐步形成针对性、系统性、长期性的行业服务。
  发展集群经济。深化集群培养、跟踪、服务工作。继续推动世界级先进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建设。做好先行区相关服务,充分发挥这些区域的示范效应和引领效应;对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的要求,推进国家级纺织服装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世界级先进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提升重点区域产业集群的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通过在集群地区开展技术推广、专业培训、展会对接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引导优质资源向集群导入。发现与培育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引领性的新兴产业集群。围绕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黄河流域重点地区的集群化发展。深化研究,引导协助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做好“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中长期发展战略。
  发展数字经济。深化两化融合,推进企业在组织管理、生产制造、商业模式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落实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继续推进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快在重点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和企业落地应用。推动行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形成一批大数据应用示范平台项目和示范基地。做好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十四五”规划及其前期基础研究工作。继续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研制和宣贯工作。继续推动纺织服装企业,按照两化融合评估规范标准,开展自评估、自诊断、自提升行动。
  推进产融合作。探索增加产业中长期融资的方法路径,化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继续落实《纺织工业产融结合三年行动计划》,培育、推荐和推动纺织企业实现IPO。鼓励和引导企业之间兼并、收购和联合,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效率。通过组织相关机构到龙头企业调研、建立重点企业数据库等方式,促进产融对接。做好科创板支持领域的重点企业的跟踪、培育与服务工作。夯实现有咨询业务基础,不断丰富扩展服务内容。
  智慧来自于实践,力量来自于团结,荣誉来自于集体。让我们同心协力,只争朝夕,推动中国纺织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_betway必威体育

betway必威体育

图片
本网最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_betway必威体育

betway必威体育

图片
京ICP备14037240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 邮编:100027 邮箱:ccta_bgs@126.com
电话:010-85229649 010-85229419 传真:010-85229649 2010 版权所有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