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鄄城县引马镇江雷纺织有限公司的纺纱车间,智能化纺纱设备整齐排列,在程序精准控制下高速运转,纤细的棉线一圈圈均匀缠绕成标准纱锭。车间中控屏幕上,设备转速、温度、张力等运行数据实时跳动,整个生产流程一目了然。
“以前粗纱机络纱全靠人工,一个班需十多个工人围着设备转,不仅累得人腰酸背痛,还要时刻盯着纱锭,稍不注意就会出现缠绕不均的问题。”江雷纺织负责人袁丽江指着运转的智能设备,对比着新旧生产模式的差异,“现在不一样了,智能设备自动完成络纱、缠绕,三四个工人就能管理整个车间的设备。大家轻松,生产也更顺了。”
这份生产场景的变革,源于袁丽江对行业痛点的敏锐洞察。2020年,在纺纱配套“直管”生产行业深耕多年的袁丽江,决定转型创办江雷纺织。此前,他长年为鄄城周边纺纱企业提供纺纱“直管”配送,在与企业的频繁对接中,不仅精准掌握了市场需求,更亲眼见证了传统纺纱厂“人工密集、效率低下、质量波动大”的困境。车间里几十个工人连轴转,却难敌人工操作的局限性,产品合格率忽高忽低,人力成本还逐年上涨。“必须用先进模式打破困局。”这一想法,成了他创业之初就定下的目标。
“传统纺织车间的粗纱络纱、纱线整理是关键工序,长期依赖人工,不仅每个月要多花几十万元工资,还容易因工人操作手法、疲劳程度不同影响质量,产量也始终上不去。”袁丽江深知,唯有向智能化转型,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为此,他果断投入1200万元,引进行业先进的智能化纺纱设备与中控系统,为工厂装上“智能引擎”。
如今,江雷纺织的智能化转型已结出硕果。相比传统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近40%;借助设备对温度、张力等参数的精准控制,产品合格率从原来的95%提升至99%以上,客户复购率持续攀升。目前,工厂年效益稳定在2000万元左右。
(来源:菏泽日报)